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針對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減稅降費的舉措,企業能否從中得到實惠這一問題,李克強表示,近幾年我們利用營改增等載體,平均每年給企業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三年三萬億元。應該說,我們減稅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今年下決心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把增值稅和單位社保繳費率降下來,減稅降費紅利近兩萬億元。這可以說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舉措。
李克強表示,這樣做有利于公平,因為按照規則各類所有制企業普遍能從減稅費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場主體。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還沒有其他辦法比這種辦法給企業帶來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李克強說,今年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實際上是一項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擇。之前我們反復測算,有多種方案,有一種就是今后幾年每年把增值稅率降一個百分點,但在當前情況下企業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們下決心把占增值稅50%多的制造業的增值稅率明顯降低3個百分點。把建筑業等部分行業降1個百分點,其他所有行業也只減不增。由于稅制的原因可能在推進過程當中有些行業抵扣少了,稅收有增加的可能,我們也做了認真的準備,就是對他們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補丁的辦法,并對所有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減稅,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我們還明確,可以從原規定的20%降到16%。
現在可以說是真金白銀已經備好了,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要去落實,決不能讓政策打白條,更不允許變換花樣亂收費來沖擊減稅降費的成效,還是要讓企業、讓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實實在在效果。
